
台北植物園是個攝影器材新武器與重裝備的展示場。每次週末去,總是能夠
看到一些神奇的鏡頭。
大家集中火力吧。
這幾位朋友主要是在等五色鳥,不過空檔時間來了一批綠繡眼,大夥兒也是
拍得很高興。
來了來了。
白手套阿姨。
阿姨拍到的紅冠水雞一定很漂亮。
抓穩時機。
觀望。
有了有了。
Sony配Leica望遠鏡。
好像是自己去找師傅訂做的轉接環喔!
Nikon先生。
Pentax白砲。
巨砲。
思考。
擦肩。
最近流行模糊的照片,我也來東施效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延伸閱讀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台北植物園學習資源網。
參觀植物園,布政使司衙門,林業陳列館,超過二十人可以申請解說服務喔!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,這裡有很多連結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攝影朋友真正多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香港來的400mm小姐。
攝影記者白鏡大展。
N手M眼。
因為不是每台都是單眼X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拼穀碎碎念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前兩天讀余英時先生的"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",其中有一篇"試說科舉在中國
史上的功能與意義",談到對於科舉的錄取方式。比較會考試的江南出身的歐陽修
支持直接照分數錄取,在考試上長年居於劣勢的西北出身的司馬光則採取了全國分
區錄取的方式。看來一個人的立場,很容易受到生長環境的影響。
現在中國的大學聯考,仍然是採取接近分區錄取的精神,所以同樣是北大電機系,
江浙學生的錄取分數可能要比西北的學生高得多。
沒想到歷史上真正實踐歐陽修"國家取士,唯才是擇"精神的,只有我們台灣的聯考。